PCB干膜破孔/渗透的改进措施

Nov. 15, 2021   |   1212 views

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,PCB布线越来越精确。大多数PCB制造商使用干膜来完成图案转印,干膜的使用越来越受欢迎。然而,在售后服务过程中,我在使用干膜时仍然遇到了许多误解,这些误解被总结出来以供参考。

1、 干膜口罩坏了:

许多客户认为,在破孔后,应提高薄膜温度和压力以增强其附着力。事实上,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,因为当温度和压力过高时,抗蚀剂层的溶剂会过度挥发,使干膜变脆变薄,在显影过程中很容易破孔。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干膜的韧性。因此,在破洞后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:

  • 降低薄膜温度和压力。
  • 改善钻井前沿
  • 增加曝光能量
  • 减轻开发压力
  • 涂装后的停放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造成拐角处的半流体膜在压力作用下扩散变薄
  •  在贴膜过程中,不要将干膜粘得太紧

2、 干膜镀过程中的渗透:

渗透镀的原因是干膜没有牢固地结合到覆铜层压板上,这使得镀液变深,导致镀层增厚;负相位”大多数PCB制造商的渗透镀是由以下几点引起的:

  •  高或低曝光能量。

在紫外光照射下,吸收光能的光引发剂分解为自由基引发剂单体进行光聚合,形成不溶于稀碱溶液的体分子。如果曝光不足,由于聚合不完全,胶膜在显影过程中会膨胀和软化,导致线条不清,甚至薄膜脱落,导致薄膜与铜之间结合不良;如果曝光过多,会造成显影困难,也会在电镀过程中产生翘曲和剥落,形成渗透镀层。因此,控制曝光能量非常重要。

  •  薄膜温度过高或过低。

如果涂层温度过低,由于抗蚀剂膜的软化和流动不足,干膜和覆铜层压板表面之间的附着力较差;如果温度过高,由于光致抗蚀剂中溶剂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的快速挥发,会产生气泡,干膜变脆,导致电镀触电时翘曲和剥离,从而导致渗透镀。

  • 薄膜压力过高或过低。

当薄膜压力过低时,薄膜表面可能不平整,或者干膜和铜板之间可能存在间隙,这可能不符合结合力的要求;如果涂层压力过高,抗蚀剂层的溶剂和挥发性成分挥发过多,导致干膜脆化,电镀触电后会翘曲剥落。